名师面对面——医学院篇 

在美国劳工统计局每年的未来十年最佳职业预测中,医生这个职业每次都能轻松上榜,医生这个职业不仅挣钱多,更能造福身边的人,又有职业荣誉感,所以每年想申请医学院的有志之士总是络绎不绝,前赴后继。 首先,医学院总是以招生人数少,入学条件高著称。以UBC为例:UBC医学院一年招收只288位学生,以地域位置分为四份:温哥华、温哥华岛、乔治王子城(Prince George)与欧肯纳根(Okanagan/ Kelowna),旨在保障为各地方培育医护人才。除去温哥华,其他三个地区各招生32人。选定该区的学生必须在医学院最后的两年回到该地区学习与实习。 其次,医学院学业非常艰苦,学习时间长:北美临床医学的学位没有本科和硕士,直接是医学博士学位,也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取得学士、甚至硕士学位后才能申请入读。 所以,怎样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坚持到最后成为一名执业医生?5月17号在UBC生命科学院,UBC医学院负责招生的副院长Shahin Shirzad教授将为我们面对面的解读:1.如何申请医学院,申请医学院需要哪些条件?2.想上医学院本科应该就读哪些专业?3.应该从事哪些课外活动?4.如何申请医生实习机会? 讲座结束后安排1小时自由交流时间,参会人员可以向Shahin Shirzad教授提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每位参会者都将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资讯。 主讲人: Shahin Shirzad,MD 医学院副院长,负责医学院本科生录取; 急诊部临床教授 翻译: 邹海燕 UBC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研究员 讲座时间:2018年5月17日星期日2:30PM-4:30PM 地点:Room 1003,the UBC Life Sciences Centre (2350 Health Sciences Mall ,Vancouver ,BC…

Comments Off on 名师面对面——医学院篇 

UHUBOR成功举办“名师面对面”系列讲座——商学院

2018年4月15日,在UBC尚德商学院顶楼海景会议室,UHUBOR Education(优博公学)成功举办了名师面对面系列讲座之商学院篇。来自UBC尚德商学院的于令涛教授和来自SFU比迪商学院的赵斌教授详细介绍了尚德商学院和比迪商学院的专业设置,申请要求,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的特色项目,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自身性格特征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 于令涛教授在讲课中:于教授介绍的尚德商学院与冰岛、深圳三地执行的全球供应链与物流项目,以及尚德商学院与法国顶级商学院Grande Ecole de Management合办的2+2项目令听众耳目一新。 赵斌教授在讲课中:赵斌教授也介绍了比迪商学院的各个项目,详细介绍了商学院本科、研究生和博士阶段学习的差别。 两位教授都强调了除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外,商学院在学生录取方面尤其看重孩子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志于进入商学院的学生,要加强这方面的实践,仅仅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会后教授们面对面倾听学生及家长关心的问题,并耐心地为大家一一作答。 预告:下一期“名师面对面”系列讲座——医学院篇将在5月17日下午,在UBC生命科学中心(Life Science Center)举行。座位有限,优博公学家长俱乐部成员优先在4月30日以前优先报名。需要了解医学院的学生和家长赶紧与我们联系! 赶紧扫以下二维码加我吧!

Comments Off on UHUBOR成功举办“名师面对面”系列讲座——商学院

优博家长俱乐部活动之红酒品评会 

温哥华的春天终于来了!本周四4月26号上午10:30-12:00将在优博公学举办红酒品品评会。届时将向大家介绍葡萄酒的类型、品种、认证,并且有6瓶不同的葡萄酒供大家品评。 以上图片都是实景拍摄,而非经过P图的宣传文案。因为,我们不要P的,不要虚的,我们优博家长俱乐部就是要鼓励和创造机会,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北美成长。所以,这次沙龙的嘉宾就是一位Lord Byne 10年级的孩子妈妈。我们一起加油! 加入我们 1. 365CAD/年 2. 200CAD/半年 3. 150CAD/三个月 成为我们尊贵的会员,让我们帮您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优博家长俱乐部,诚邀您的加入。(请点击此处填写报名表,如有疑问,欢迎致电778-318-5788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咨询客服) 优博公学 UHUBOR EDUCATION 教育咨询/出国指导/大学规划

Comments Off on 优博家长俱乐部活动之红酒品评会 

还在为义工工时发愁?这份义工你可不能错过!

UHUBOR是一个致力于为UBC社区的学生与居民们提供更多的机遇,更自由的选择,以及更便捷的渠道的智能平台。因此也寄望于社区中的下一代,愿意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在这样的过程中结识更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与同龄人,并享受团体合作与智慧的成果。和哥哥姐姐们一起,锻炼胆量与见识,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等,为孩子的课余生活添上精彩的一笔。 具体工作:负责在UBC校园以及教学楼内贴海报、协助做问卷调查。 时间:周一至周五3:30-6:00pm,周六周日11:00-1:30PM 活动结束后,将提供相应的小时义工证明。点我报名

Comments Off on 还在为义工工时发愁?这份义工你可不能错过!

三点以后,孩子的主要去向应该是社会

加拿大和中国对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注重分数和结果,只要分数上去了,别的大可忽略不计;而在加拿大,更注重过程和人格的培养,每个在这里读书的孩子都会被要求有一定小时的义工时间,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孩子参与社会的能力。 在加拿大的孩子除了完成学校的学业外,学校和整个社会都很鼓励他们参加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也正是在这各式各样的活动中,孩子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我儿子参加的各式各样的义工和课外活动中,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他为学校的音乐俱乐部贩卖圣诞盆栽,以及参加社区中心的推销产品的几次经历。 记得刚来温哥华时,孩子参加了学校的乐队, 学校的音乐俱乐部每年圣诞节时会组织乐队学生推销一种叫圣诞红(Poinsettia)的盆栽, 一盆花定价 20 加币,每个学生的任务是至少推销出去两盆。 儿子那时刚参加学校乐队学习长号,又是初学者,由于租住的公寓不允许在家练习吹号,每天下午放学后就在学校里积极地练习吹他的长号,他们学校的乐队老师HASS 是个特别有爱心有激情的老师,经常放学后陪着同学们练习和指导,他不仅分享给孩子音乐知识,而且教会孩子爱音乐进而热爱生活的美好心境,那时孩子特别喜欢音乐课,所以觉得为学校音乐俱乐部而去募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每天放完学,就开始拿着一个宣传册,(上面画着各种颜色的圣诞红,有大红色,粉红色,杏色,黄色,深紫色等),开始每家每户去推销。 当时我心里打鼓,就凭着这么一张画册和孩子还不太利索的英语,能说服几个人买这么两盆明显比外面市场还贵的盆栽呢?没有想到,孩子晚上还真拿着两张 20元的支票兴高采烈地回到家里。事后我们家长都感慨万分,本地人民风淳朴,大家都很支持和保护孩子们这种为集体募捐的纯真行为。从那以后,遇到有学生在商场门口或别的场所举办义务募捐,我也会停下脚步,献上自己的那份支持。 孩子上 10 年级时对商科很感兴趣,就参加了一个附近社区中心组织的一个帮助年轻人开小公司的活动。记得这个活动从每年的一月到三月连续三个月,每周二晚上两个小时,是一个强度很大的活动。 刚开始一个月,活动举办者专门从温哥华的公司里请来一些年轻有为的企业家过来义务教授办一个公司的各个要素,这可是真的成立一公司,从学生中选出CEO,财务经理,市场经理等等。从讨论公司经营什么产品,怎么进货,怎么定价,到采用什么销售策略,一个公司事无巨细的事儿都是那些 10 到 12 年级的20 个学生们在每个星期二晚上聚在社区中心的会议室里讨论商量出来的。 记得他们那年公司要推销的产品是暖手套,因为那两年温哥华都有些冷,所以大家觉得暖手套会有市场,于是公司负责销售的学生们就去跟一家生产暖手套的公司洽谈进货,结果拿到了一个很好的deal,而且谈好销售不出去的暖手套还可以还回去,当然这肯定是企业支持这些年轻学生的一种善举。 然后是分成四个小组,由有一定经验的小组长带领去到不同的小区去进行产品推销,每个小组都有一定的销售任务需要完成。所以还是蛮有挑战性的,每周二大家聚在一起总结和交流过去一周的销售成果和心得。我孩子这个小组由一个12 年级的同学带领,每周四下午放学后出去销售,刚开始是挨家挨户上门推销,看来这是销售人员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由于我孩子已有相当的敲门经验,所以在这一轮中他的销售成绩突出。在最后两个礼拜,属于冲刺阶段,大家集思广益,力争创出最好的销售成绩。 记得有两件事特别值得一提:一件是有个周四,下着大雨,本来以为孩子们这天的销售活动会取消,但没想到他们还是坚持去推销产品去了,回来时全身都湿透了,但孩子高兴得很,滔滔不绝地跟我讲他们晚上的销售经历,原来那天晚上正好附近有个露天体育场在进行比赛,是什么球类我已记不清楚了,他们于是灵机一动,就决定去那里推销他们的暖手套。 他们趁比赛中场休息时,拿出暖手套展示给观众们看,现在想来那里肯定是一场学生们在进行比赛,观众是家长们,所以即使大雨,家长们仍然积极观战,也正因为是家长,所以才会对这些风雨无阻推销产品的孩子们伸出援助的双手来。那天晚上他们的销售成绩不错,要不孩子洗完澡,都是哼着歌上床的。 后来儿子还告诉了我一件他们在销售过程中的另一件趣闻,他们在把附近的house大部分都敲完后,有天来到我们住的高层公寓楼前,小组长就是我们附近中学的12 年级同学,她有些迟疑地说,要不咱们也进楼里推销一下,因为公寓楼里一般住着的都是普通人,经济条件没有那么宽裕,所以推销产品的效果可能不如house,几个学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进去了,结果没有想到那次他们推销出去不少暖手套,原因很是令人啼笑皆非,原来小组长在楼里遇见了她的中学老师,老师一听说他们的这个活动,二话不说,就买了50 双暖手套,说正好可以当礼物送朋友。孩子们事后总结,什么情况下都得试一下,机会总是有的。 每当回忆起这些有趣的事儿,我很是为儿子骄傲和自豪,他在跟社会的接触中,肯定会遇到失败和白眼,知道要完成一件这样的任务(需要拿回钱来)是多么的不容易,更多的让他体会到了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需要互相支持和帮助。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孩子也容易养成健康积极的心态,成为一个被主流社会接纳和认可的有用人才。…

Comments Off on 三点以后,孩子的主要去向应该是社会

孩子,你就是妈妈的偶像 

编者按 做父母难,做子女更难,做焦虑父母的子女难上加难。很多时候,子女是父母的复印件。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父母,如果不提升自己的“天花板”,一味地要求孩子完成难以承受的目标,反而会适得其反。改变,从家长的观念开始,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孩子一定会给您意外之喜。 我是“妈妈粉” “栽培翦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培养孩子,亦是如此。作为妈妈,不只是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还要了解心理学知识,提高情商,和孩子共同成长。 一天,和孩子们共进晚餐时,我们之间有了下列对话: “女儿,这首歌儿真好听,可我一句也没听懂。你能帮妈妈扫扫盲吗?” “妈妈,这是我的偶像演唱的。他只有十九岁,但很努力!” “你也是追星族哟?” “追星族也分很多类型:女友粉、男友粉、妈妈粉……” “那什么是妈妈粉?” “就是把童星、甚至比自己年龄大的偶像当孩子呵护,关爱他的出道、成长。” 我暗自思忖:如果我是追星族,应该是哪一种类型?对,是“妈妈粉”。那么偶像是谁呢?就选择自己的孩子们吧。这不是因为自己的孩子们比别家的孩子优秀,仅仅是孩子们和我相比、他们在很多方面的努力比自己强得多;这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因为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是亲子成长的第一步。 与其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如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女儿在中国接受了完整的小学教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驱动力。七年级来到加拿大,适应之路踉踉跄跄。八年级末终于从ESL班回到正常班,并且取得各科全A的成绩。这时,她萌生了去美国读大学的念头。人生是个旅程,她想去领略更多的风景。 爬藤之路非常艰辛:不但要求学校成绩优异,而且还要准备标准化SAT和AP考试。同时兼做义工、打工、筹备俱乐部工作等等。无论多么有自制力的孩子,也会有疲倦、厌烦的时刻。每当女儿学不下去的时候,她就走出房间来找我:“妈妈,帮帮我,我需要鼓励!”我首先给她准备一些美食或新鲜的果蔬汁,然后搜肠刮肚地谈论同龄人的故事。后来,我也“江郎才尽”了,于是就讲述杨绛先生、许渊冲老师、“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事迹。 励志的故事讲过七遍,我突然觉得这不是为了女儿,而是为我自己励志。在陪伴女儿的过程,我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思想境界。温哥华氤氲的天气也抑制不住我个人成长的快乐,我心悦诚服的被女儿“圈粉”了。我马上行动,上成人高中、练书法、写读书笔记。虽然是只“乌龟”,也要慢慢“爬”。 孩子们从不缺乏闪光点,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光。作为合格的“妈妈粉”,不应该把孩子们看成水桶,只盯住木桶的短板。而应该仰视孩子们这一棵棵小树的树梢。是扬长避短?是取长补短?还是扬长“补”短?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特点,细细体味。 儿子十二岁生日前,他对我说:“妈妈,我不想要别的礼物,我想请您帮我找几个学生,我想教数学。” “说说看,这个想法很好呀。” “我上网查了十二岁可以做的工作,我可以教数学。” 我对儿子半信半疑:相信的是他数学竞赛屡次得一等奖、怀疑的是他只有小学六年级。无论如何,我先做个用心的家长,精心呵护孩子幼稚的想法,鼓励他去实现。 我立刻和两个好朋友联系,因为她们女儿在四年级,还没有开始学习奥数,就让儿子教她们。刚开始,我也对儿子的能力没有信心。就和朋友说好,你们的孩子只来试听一节课,如果不满意,随时停止,千万不要顾及颜面。 儿子首先从奥数、新加坡课本到加拿大数学竞赛中挑选合适的教材;他事先将教学内容讲述一遍;上课时,两个四年级的小学生还不懂除法,他就在Khan学院上找到几分钟的视频穿插在教学中。最后他为了鼓励她们学好数学,还设计了圆盘抽奖和积分兑换礼物。他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几次课结束,我为儿子而自豪!我彻底成了儿子的“妈妈粉”。是啊,家长不放手让孩子们去尝试做事情,永远也不知道他们能够发挥超出想象的潜力。 很喜欢一段话:“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自从我成了“妈妈粉”,在家里多了一份理解,少了十份抱怨;多了包容、鼓励,少了无休指责。孩子们的青春,他们做主;家长的梦想,自己来实现。在爱的致意里,父母子女各负其责,没有相欠。 征稿启示 从孩子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因此而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父母”。 他/她第一次叫出“爸爸”,“妈妈”; 他/她蹒跚学步时第一次跌倒; 他/她进入幼儿园第一天时不舍的眼神; 他/她开心地告诉我们学校里的趣事;…

Comments Off on 孩子,你就是妈妈的偶像 

在北美,我们如何与孩子一起融入 

21世纪的父母真不容易做。本以为逃离了中国式的应试教育,就可以在好山好水的最宜居城市温哥华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来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在新的环境中,不论是陪读妈妈,还是新移民家庭,在衣食无忧,山青水秀的新环境,还是有很多困惑。 ——孩子在学校有语言问题,怎样帮助孩子尽快学会用英文和同辈沟通? ——孩子在学校受了同学欺负,家长该怎么办? ——到底要不要放着免费的公校不读,去申请私校? ——孩子到了青春期,该怎样才能和他/她沟通? 在不同的文化冲突中, 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家长焦虑是很多移民家庭及国际生家庭最关心的问题。 文化的差异从您一下飞机,带着孩子风尘仆仆踏上加拿大的第一步, 就已经开始浮现。 在中国,孩子成绩略有下降,老师就会主动联系家长。在加拿大,家长如果需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就要主动预约老师见面。谈话的时候,加拿大的老师对孩子的要求是培养社会公民,所以中国家长普遍会感到老师很nice,不会主动提及孩子的不足之处。但是,真正谈到具体问题时,老师会很客观地评价孩子,绝不会特意来说好话。所以,家长的谈话技巧和准备的谈话内容很重要。在与老师交谈时要注意仔细体会老师话语里的’BUT’。 同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在学校尽量用英文交流,了解加拿大校园文化。如果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哪怕只有一个听不懂中文的人,大家都应该讲英文,否则其实是在“Ignore”那个不懂中文的人。在中文语境里,“忽略”可能不是那么严重的问题,但是在英文语境里,“Ignorance”是一种严重的过失。又比如在中国,孩子间打打闹闹司空见惯。但是,西方文化中谈话的两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去推搡同学会被认为非常“粗鲁”,甚至被同学投诉。所以家长首先要积极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够避免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碰到因文化差异导致的各种问题,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的“问题少年”。久而久之,如果孩子把自己在同辈的定位在调皮孩子,问题孩子,这种负面的心理暗示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 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辈关系,在新环境中和不同族裔的孩子交朋友,让孩子自信,独立,阳光地成长,我们作为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的家长俱乐部将帮助家长学习了解关于加拿大校园以及社会的交往礼仪,文化及价值观,从而帮助孩子适应新的环境。 孩子们到了青春期,家长们都是最为焦虑的时期。 一方面,孩子忽然像变了个人似的,原本亲密的亲子关系突然消失殆尽, 原本无话不说的孩子啪的一声对家长关上了沟通的门。无论你说什么,得到的回到都是“不知道“。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怎样从孩子大脑发育的生理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 以及背后的心理发育? 当更年期遇到青春期,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应对,才能行之有效呢? 我们俱乐部将分系列开办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系列讲座, 介绍和引入最新的育儿理念,从心理学,大脑神经学, 人类学,社会学角度,共同阅读和探讨最新的关于教育及育儿的书籍理论,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家长们在温暖的集体中,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安然度过这个特别时期。 我们的家长俱乐部,不仅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同样关注家长的幸福感。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种体验,现在的生活富足,衣食无忧,我们生活在这个全球号陈最宜居的美丽的城市,为什么总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东西?我们究竟缺少了什么? 马斯洛把人类需求解释为一个金字塔,在金字塔的最底层,是人类生存的本能需求,包括食物,水,安全的居所,空气,性等等, 在基本的需求满足后,人需要的是安全感,个人生命安全,财富安全等等。建筑在这种满足感上,人类需要的是归属感,家庭,朋友,亲密关系,这种归属感和被他人接受的感觉让我们感觉到被爱,被关心,被接受。如果缺乏, 会让人孤独,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疾病,抑郁症,焦虑等等。我们希望通过建立家长俱乐部的形式,帮助会员家长和孩子组成一个互助互爱的集体,公共健康快乐的成长。 马斯洛关于人类需求的高端包括被尊敬,自我实现 以及自我超越。西方的孩子从小在捐款、义工文化中长大,了解奉献对社会的意义,也更加能够体会到给与的快乐。而华人的孩子如果缺乏这一块的文化体验,只是为了取得义工时间去做义工,其实最终会成为他们进入西方精英社会的障碍。他们的Leadership,entrepreneurship方面的能力也会缺乏真正的动力支持。所以,家长首先要去了解加拿大学校的捐款文化、义工文化,真正和孩子一起去体会给予的幸福感。…

Comments Off on 在北美,我们如何与孩子一起融入 

孩子只要培养了这一点,就离优秀不远了

作者:Shirley,Lily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这条定律同样适用于学习。如果孩子至少能坚持每天专注学习2小时,一周5天,每周10小时,日积月累,一定能在学业上有所提高。 然而,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有些孩子放学回家后总是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被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干扰着,不能专心学习。如果没有足够的自律,孩子很容易在书桌前花费大把的时间,却看不到多少学习效率。还有些ESL的学生,由于语言障碍,在课堂上不能理解消化老师教授的内容,课后如果没有辅导,学习中碰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最终导致积重难返,丧失学习信心和兴趣,甚至还闹出抑郁症来。 我们总是听到家长们无奈地倾诉: —— 刚来加拿大,英语不好,孩子看不懂题目,作业不会做,怎么办? —— 眼睛盯着电脑,耳朵听着音乐,脚下玩着小狗,不能专心做作业,怎么办? —— 回家先玩游戏,作业拖到深夜才做,怎么办? 家长唠叨,孩子厌烦,为了作业母子几乎成了仇人。这被人们常常描述为“青春期vs.更年期”现象! 如何增强孩子学习的专注度,提高学习效率,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每个家长都很关心的问题。为此,优博公学专门为孩子们设立了课后自习室,希望帮助家长与孩子解决这个难题。 自习室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整洁、不受干扰的课后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们可以在自习室做学校课后作业,复(预)习功课或者进行拓展学习等。要求:远离电子设备两小时(自习期间不得使用电脑、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如有携带,进入自习室后集中存放管理),集中注意力学习两小时。 自习室配有专职辅导员,确保自习室里宽松的学习气氛,并且随时帮助孩子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另外,自习室为每次来自习的孩子准备一套适合他/她学业水平的英语和数学练习题,孩子完成学校作业后可以在辅导老师指导下拓展学习。只要能持之以恒,一定能培养出孩子好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就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都说要结合东西方教育的精华,中国的教育固然有刻板、机械的一面不足为道,但是自律和自我学习习惯的养成,却会是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今天,就从自习教室开始! 招收对象:5-12年级学生 时间:周一至周五 16:00 – 18:00 或18:00 – 20:00 (任选一时段) 地点:2577 East Mall, Vancouver, BC 收费:每人$500/月;4月份推广期间:$300/月 春假期间(2个星期 10 次课)另有时间段: 周一至周五:10:00 -…

Comments Off on 孩子只要培养了这一点,就离优秀不远了

走在自己的时区里 

继上回“爬藤父母的经验之谈”一文推送后,我们的后台收到了不少父母们的感慨。其中一位爬藤成功的母亲与我们分享了她的故事,在此,我们想整理出来,与各位一同分享。 对于“爬藤”这个话题,我的内心是十分纠结的。我曾反复询问自己:“最大的心愿是女儿的幸福成长?抑或是女儿爬藤成功?”我的答案毫无疑问是女儿的幸福成长。这一点儿也不是矫情,因为我认为培养孩子身体健康、心智成熟,才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还是先引用一首最近在美国很火的小诗吧:   在时间上,纽约走在加州前面三个小时, 但加州并没有变慢…… 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是啊,每个孩子都走在自己的时区里。如果身体不健康、心智不成熟,考上哈佛、耶鲁有什么幸福可言? 提起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很多人经常鼓励自己或孩子:“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可是,也请不要忽略老人战胜巨大马林鱼,结果却被鲨鱼吃时发自心底的怒吼:“我彻底被打败了,因为我走得太远了。” 这里的“远”,不只是距离的远近,同时也是超出个体的能力。我想起了2017年12月美国藤校的一位大四中国留学生,在期末考试期间,因不能承受之重而选择自杀。相信她悲伤的父母宁愿孩子在家门口上个三本院校,也不愿拿到常春藤的通知、最后却走向不归路。 人生是个马拉松,强健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尤为重要。如果您的孩子本身喜欢运动,恭喜您!没有什么爱好比运动更使他们受益终身。申请美国大学从九年级开始就需要考量各科成绩,加拿大十年级体育为必修课。刚开始为了十年级体育得A,我女儿每天在操场里跑八圈,后来逐步跑十三圈(五公里)。每年一月至四月参加“太阳跑”训练,连续参加每年四月份温哥华的十公里“太阳跑”。后来还带动很多女同学每周跑步,一起参加十公里挑战。 等到十一年级、十二年级功课很忙,很多学生都放弃锻炼。家长也不置可否,认为成绩单比运动重要。既然不能以运动员身份在申请大学时加分,减少运动还可以增多学习时间,何乐而不为?这时,我要推荐家长阅读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学生如果想在任务繁重的高中、大学获得持久力,孜孜不倦地完成各种标准化和AP考试,就要养成基础体力,让身体成为自己的朋友。如果体力下降、轻者思考力微弱衰退,学习效果不佳;重者疾病缠身,甚至引发焦虑,经常缺课。不管功课多忙,和孩子每天一起运动,是家长带给他们最有价值的陪伴。同时,运动还可以使人聪明,能够事半功倍。最近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以飞跃性地增加脑内海马体产生的神经元。新生神经元与脑内网络相互结合,学习能力与记忆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因此,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运动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无论如何非做不可的事情。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父母送给孩子的另一个礼物。读书如探险,可以开阔视野,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每个人的时间有限,很难去经历更多的事情。通过阅读优秀的书籍,我们可以和书中人物进行心灵对话。从而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自己和解。从而锻炼心智,诱发孩子的内驱力,自动自发的学习。记得女儿从网上选了一句话贴在书桌旁:“明天的你,一定会感激今天拼命的自己!”后来,这句话成了她的朋友们在十二年级时的流行语。 另外,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地增强自学能力。不管将来学习什么专业,也会游刃有余。因为即使在家教或课外补习的辅导下,学校成绩获得高分而升入名校,读大学时也会力不从心。我女儿七年级来到加拿大,八年级还在ESL班里。她艰难地从《小屁孩日记》读到《莎士比亚戏剧》,十二年级学校英文成绩98分。没有时间刻意准备AP英国文学,后来成绩5分,而且她还在报纸上发表十几篇文章。 读书同时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基础。家长与孩子共读,可以改善亲子关系。同学之间也可以建立正能量朋友圈。在大学里,女儿被一位美国同学的阅读量所震撼:即使在繁重的大学课业之余,该同学一年还能阅读100本好书。目前,她们通过goodreads.com组成阅读小组,分享读书清单,带动更多的朋友阅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贾玲小品《真假老师》中的“苏联大货司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配合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保持和颜悦色、有心栽花:帮助孩子养成热爱运动、阅读思考的习惯。那么他们收获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就会变得无心插柳。最后即使他们没有在本科阶段走进常春藤大学,也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幸福成长,一切水到渠成。 优博公学 UHUBOR EDUCATION 教育咨询/出国指导/大学规划 回馈社会,培养华人精英领袖

Comments Off on 走在自己的时区里 

爬藤父母的经验之谈,原来孩子还能这样教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各大名校发放offer的密集期,各家孩子的收获,尤其是藤校的offer往往成为中国家长、媒体关注的焦点。名校的吸引力是致命的,但名校热对于孩子与家长却是一把双刃剑,聚集了太多的爱与恨。实际上,作为藤校本身更注重的是过程与长久性。作为教育方,名校与家长的初衷都应是“育人”。如何理性看待名校录取,关注孩子的成长本身,进入理想高校,我们在此与各位一同分享几位家长的“爬藤经验”。 “孩子,我是你最坚强可靠的后盾” 龚妍女士的儿子目前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但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国内就读小学时,他曾经是经常被请家长的调皮孩子,甚至一度出现了读不下去的情况。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龚女士带着儿子来到了温哥华,寻求可能的变化。初到温哥华,孩子的成绩并不尽人意,多门课程只有C的成绩。即使是这样,作为一名母亲,她也从未对孩子失去过信心,从而给予了孩子最坚定的支持。在日后的生活里,龚女士开始配合孩子的兴趣,默默记录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细节,变化,与其他个人信息。回首一路走来,她表示孩子是需要家长们用心引导的,并总结了自己帮助孩子后来居上的几点经验。 一、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并寻求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和环境。 正如她所想的那样,儿子在学校坐不住,却有旺盛的精力和想法,因此国内的环境反而会制约他的成长。龚女士在此情形下果断的选择了改变孩子的成长环境。只有知道了孩子需要什么,适合什么,才能配合他的兴趣,发张其专长,发掘其潜力,让孩子在这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关心孩子,陪伴孩子,永远做孩子的坚强的后盾。 在陪伴孩子的同时,提升自己,保持学习与成长的心态。充实强大自己,让自己优雅起来,提高情绪的自控力才能让孩子不受干扰。这样一来孩子才能够保持自己最好的状态,拥有充分的自信。 三、切忌盲目跟风。 现在许多家长总是看到别的孩子在学什么,就让自己的孩子也一起去学。这实际上也是家长在偷懒。一定要花时间甄别教育资源,了解自己的孩子适合学什么,喜欢学什么。 就申请大学一事,龚女士提醒道,家长首先对自己要有清醒的定位,不能越俎代庖,凡事都替孩子操办。而应坚持“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的原则,做孩子的参谋,助手和陪伴。 参谋 作为孩子一路走来的见证者,家长更能从旁观的角度,将孩子的兴趣与未来学业,职业的关系理顺,帮助他们找到通向实践兴趣的途径,认清兴趣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助手 帮助孩子收集申请大学的相关信息。孩子在高中学业里已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并不能事事都想得周全。比如申请美国大学时,需要九年级以后的很多个人信息,而仅凭孩子自己,难以完整记录或者回忆起。我们家长的任务就是默默帮助孩子记录这些,以备不时之需。龚女士本人也在孩子上九年级后准备了一个小本子,记录了孩子参加过的活动与表现。孩子自己也随身带一个小本子,记录下随时看到的,想到的。在申请大学时都派上了用场。 陪伴 照料好孩子的身心健康,疏导孩子的心理情绪,让孩子吃好吃的饭,睡好觉。这是父母最重要的本质。我们终究是在“育人”,千万不能让一时的急切蒙蔽了这一点。 “让孩子好好享受学与玩” 樊先生的儿子去年被六所常春藤以及斯坦福和麻省理工大学等名校录取,并获得了杜克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可以说儿子本身就是极具天赋的孩子。但如何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引导这样的孩子,樊先生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 孩子从小到大经历过无数次的比赛和考试,每一次樊先生都会特别强调,结果好不好、成功不成功都没有关系。并告诉孩子”结果是很多原因导致的,并不一定完全是你的个人原因,客观因素、人为因素都会影响结果,而自己唯一可以把握的是努力去做。”所以,一定告诉孩子,身为家长最重视最想看到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做了多少努力,是否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是否总结了更多的经验。这才是衡量成功和失败的标准。 为什么会需要这样的引导呢?因为作为本身天赋高于常人的孩子,如果孩子透过父母的行为和话语感觉到父母很期待那个结果,无形中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真的得到了不好的结果,父母看不到他的努力,他就会更加伤心难以接受失败,并会犹豫是否继续做这件事,这样习惯不总结经验,轻易放弃,就会离真的成功越来越远。 由于樊先生的这种标准,孩子每一次去做的时候都很放松、全力以赴。有时如果孩子没有努力,用了小聪明却得到了很好的结果,他们反而不会表扬他,会提醒他这种偶然和投机取巧,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付出代价,这些偶然不是成功的基础。因此孩子一直非常尊重并且享受学习的过程。 二、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孩子一起玩耍 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非常喜欢玩游戏,花的时间比较多,家长通常都会强行的压制,不允许玩或限定时间玩,造成孩子非常反抗,交流障碍也更加严重。樊先生的儿子也不例外,从小玩游戏。但与其他家长的做法不同,樊先生也跟着儿子一起玩。他想通过这个举动了解,为什么孩子对游戏会兴趣浓厚,并且建立更多的共同语言。在交流孩子喜欢的事时,孩子是非常容易敞开心扉的,并往往愿意交流其他的内容,从而变得越来越喜欢和家长聊天,沟通也变成了习惯。这是大人孩子都能开心的事儿。 而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樊先生本人也改变了对玩游戏的看法。玩游戏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它对孩子发展智力确实有帮助。孩子玩游戏的另一个收获是因为玩游戏结交了更多的新朋友,这也许是这个时代的交流方式,当然玩游戏确实需要有个度,因为玩游戏容易花费大量的时间,但大人孩子沟通一旦顺畅,这个时间限定就变成了很自然接受的事。 “一个人的真正成功肯定是做人的成功” 丁航先生的女儿目前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谈到爬藤的过程,他首先指出, 一、时间珍贵,务必做出专业规划,主动出击。 申请美国名校一定要提早做好规划。九、十年级是去了解孩子的特长和未来就业的方向的黄金时间,而且美国名校从九年年级的成绩开始考察。家长一定要陪着孩子多做学校调查,看哪个学校适合她。另一方面,早做规划能够让孩子更高效地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来进行自我提升。高中生涯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只有一次,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并做出最有效率的规划。因此可以求助于一些专业老师或机构来完成这部分工作,给予孩子提供最大的空间和资源平台来合理规划时间,进行有意义的活动。另一个很关键的点是,让学校尽早知道你: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让学校提早了解自己的求学意向,同时也可鼓励孩子不要害羞去直接给学校招生办打电话询问学校信息。 二、软实力的培养不容忽略…

Comments Off on 爬藤父母的经验之谈,原来孩子还能这样教
Close Menu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