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从五岁开始! 

昨天,我的老朋友、UBC的校友Peter,利用春节假期从中国回来。住在中国十多年的他是一位中国通,儿子今年顺利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作为全球500强的亚洲大区的CEO, 又身兼多个大学教授的他,与我说起即将要召开的“灰熊教育沙龙”,他颇有感受。

一、青少年培养的中加异同

Peter认为中国真是个神奇的国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孩子还没有出生,大到国家、小到年轻父母,就开始有计划—计划生育、计划胎教。孩子一出生,就注定坐上开往大学的列车,不管孩子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适合不合适走学术的路,上大学是基本要求。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通往大学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千军万马过高考这个独木桥,决不能输在起跑线!在这个过程中,补作文、学奥数、练英语,哪门薄弱补哪门,总之高考总分够高才是硬道理,家长操心的是,如何找到比别人好的教学资源。做的是取长补短的活! 我们好像计划了很久很多,其实都在轨道上,没有左右为难的抉择,没有放弃的苦恼和坚持的可贵,只是按步就班地跟着往前走。

而在北美的教育体系下,教育资源丰富和多样性,使得学生有无数条通往成功之路。在每个阶段,学生都会面对不同的选择,每一次抉择,意味着你放弃了一些东西,同时往另一方向上又走得更远;孩子的不同阶段的选择中,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道路,做的是扬长避短的事。暂时没有思路的,往往高中毕业就去做一年的肩包客,周游、打工、甚至流浪,让自己在接触社会底层中,感受自己的生活选择、兴趣点、人生的目标。然后再选择是否继续深化理论或技能的培养。

二、大学生培养的中加区别

在中国大学里,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学科、专业委员会的要求。同一个专业的同学从一到四年级读的书、上的课基本一样。“班”的概念就相当于整齐划一、标准化生产的产品线。选修课成为大学生丰富课外生活的内容。

而在北美大学里,大学的前两年是普及、通识教育,特别现在各大学纷纷成立的文理学院,就是让大学生广泛培养兴趣的。到了第三年,他们开始选择自己的专业。选修的学分其实是他们确定自己发展方向、专业、选择职业生涯的关键课程。这就是为什么在北美的大学里,没有同班同学的概念,只有同一门课的同学。特别大三大四,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上的课就不一样。因此中国来的学生,往往到了第三、四年就抓了瞎,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今后要做什么。因此,选修课就选择容易的。这样四年毕业,特长、能力、兴趣没有得到培养。与志向明确的学生相比,就差了一大节。这也是“学分制”双刃的地方。 

三、北美阶层固化与孩子必要的规划 

在中国小学、中学、大学,计划无处不在,在政府、企事业、社会上各种计划、规划、设计单位、机构比比皆是。无论做什么,必须报告、审查、审批,政府的婆婆把事管的严严实实,你自己不用操太多的心。在北美,很难找到计划、规划部们,有的是咨询机构与各种各样的事务所。你有事但自己没有能力,比如语言、专业知识的限制,就找专业咨询人士帮助你。比如家长来到北美,北美这种让孩子野蛮生长的教育方式,两眼摸黑,如果想让孩子有明确的方向,更好地培养、发现孩子的特长、明确孩子的发展目标,就必须从小就有高品质的规划和引导,从kindergarten (五岁)就有专业的规划这里提一句,这里我们说的“计划”往往有被动的成分,而“规划”是主动的,是启发孩子内在的动力,让孩子学会审视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意愿的来走,并且及时进行调整。像Peter的孩子小时候在埃德蒙顿长大,五岁就开始学中文。要知道十几年前,在埃徳蒙顿只有一两家开中餐馆的中国人而已。但是身为大学教授的Peter和他的医生太太就远见卓识地看到了中国的高速发展,培养孩子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兴趣。这个对东方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金发碧眼的小伙子毫无悬念地吸引了众多美国藤校招生官员的关注。

相对中国、北美的阶层相对固化,特别是美国私校、私立大学是为有钱的社会精英培养下一代的。家族传承在美国教育体系里体现的淋漓尽致。要想进入美国的藤校,没有从小规划,培养孩子的特长、通过各种评价体系是不行的。特别是在以公立学校为主的加拿大学校里想爬藤,没有专业的机构规划就万万不行。而当今在温哥华的不少教育机构,鱼龙混杂,就是利用华人的这种培养孩子的心态,华人骗华人的情况屡见不鲜。主要表现在有的教育机构的规划老师自己都没有在北美上过大学,怎能为你孩子规划;也有的机构自己配有培训机构,规划就是让你上他们课,还有的教育机构,采取钓鱼方式,让你不断地掏钱。

Peter称赞灰熊研究院这次活动为义举。建议我们研究院能过通过这次活动,组织有经验、有情怀、在第一线工作的教授、招生官、家长们一道,为新来的华人家长们提供有含金量的、持续性的咨询活动!也许说者无心,我听者有意。希望有高度、有远见的学者和家长一道,为了我们的华人社会的团结、为下一代的培养,奉献自己的力量。

Close Menu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